73、第七十三章-《衡门之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2/3)页
    夜色里,传来一道高昂的喊声:“瀚海府兵马至!”
    城门口清空,城门轰然开启。
    先头部队两千人马暗流般冲入,急切的马蹄声几乎要震碎街道砖石。
    所有人都注意到了最前列的黑亮战马,马上的人玄甲凛冽,一手已经抽出了刀,径自冲了过去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城中激战最严重的地方便是各处官署。
    守军本该顺利挡住这批突厥军,但眼下却投鼠忌器。
    烟火浸漫的长道,两军对垒,守军持兵在退,只因眼前突厥骑兵的弯刀下押着三个人。
    那是贺兰都督夫人、幽陵都督夫人和阴山都督夫人。
    六州都督夫人被抓了一半,他们不得不谨慎。
    蓦地飞来一支飞箭,正中其中一名突厥骑兵手臂。
    顿时人群松动,阴山都督夫人惊呼一声躲避,守军赶紧上前抢人。
    隆隆马蹄声响,前后包抄而至。
    仰赖栖迟砸钱,瀚海府扩军后训练过一支精锐,个个目力过人,最善多变应袭。
    今日点来的,个个都是这批人,正好派上用场。
    只凭残余火光照明,一箭射出,余箭已至,百步穿杨。
    紧随其后的是倏然齐整的抽刀声。
    ……
    一波既灭,另一波还未平。
    伏廷一手扯缰,一手从一个突厥兵身上抽回刀。
    天光将亮,淋漓的鲜血顺着刀沿一滴一滴落在石板街上,风卷硝烟里似在数着流逝的时间。
    旁边就是那间鱼形商号的医舍,连门扉都沾了血迹。
    “问清楚了?”他紧着喉问。
    罗小义解决了手上的突厥兵,喘着气过来:“问了,追嫂嫂的不是他们,阿婵一定带着嫂嫂躲开了。”
    “搜!”伏廷声冷如刀,割开凌晨的凉风:“入城的,一个不留。”
    栖迟已经身在城外。
    “放我下来,阿婵。”
    曹玉林坚持背着她,尽管自己已经体力不支,走得踉踉跄跄。
    “不行,嫂嫂,他们追来了。”
    从那间屋子里没待多久,追兵就到了,他们刀上一定沾了不少近卫和守军的血,因为追兵已少了许多,大概只有十数人。
    但这十数人对她们眼下而言,已是致命的。
    她们几乎是一路盲奔出了城,往仆固部的方向而去。
    马蹄声就在身后,曹玉林凭声音判断了一下距离,往前奋力跑去。
    然而后方一阵突厥语传出时,她便如同又感受到了那弯刀的利刃,那些突厥人凶恶的眼神,死去同袍的惨状。
    猛地往前一倾,快要摔倒时,栖迟借力从她背上滑下,抓住她胳膊往前拽:“走,阿婵,不能停。”
    两人跌跌撞撞滑下一处陡坡,下方都是乱石,却有个深坑,栖迟忙推草玉林进去。
    深坑里居然还蜿蜒着个洞,栖迟贴着曹玉林坐下时,她手里无力拖着的刀一下落在地上。
    就在此时,忽见外面亮起一道焰火。
    “那是什么?”栖迟看见了。
    “八方令。”曹玉林喃喃说:“那是三哥的八方令,以往从未见三哥用过,今日他为嫂嫂用了。”
    所谓八方令,是当初抵挡突厥入侵时立下的,其实是当初全民皆兵状态下的无奈之举。
    一旦发出,周边八方州府、胡部,都必须要立即赶来支援。
    伏廷立下后就没用过,因为太过兴师动众,后来也扩了军,再用不着。
    但这一次,他用了。
    栖迟看着那片天际,有些出神,耳中却又听到了追兵的马蹄声。
    “阿婵,”她轻声说:“你看,他连这都动用了,可见我们只要能撑过去就会没事了。”
    曹玉林看着她,想爬起来,又捂住了胸口:“就怕来不及了。”
    她想去堵住洞口。
    天就要亮了,这里很快就会被发现。
    栖迟也没力气了,浑身都是尘土泥污,她靠在洞中,疲惫地说:“你可还记得我与你说过,我曾瞒过伏廷一个秘密?可还记得当初我一定要去古叶城?”
    曹玉林不禁看向她:“嫂嫂想说什么?”
    她说:“今日我就告诉你缘由,那家鱼形商号是我的。”
    曹玉林脸色凝结,眼珠都惊讶地不动了。
    栖迟故意不去听外面越来越近的声响,握紧手心,竟笑了一下:“你看,我有这么大的家业,还有没完成的事要做,现在又多了个儿子,我不想死,也不能死。”
    她伸手抓住那柄刀,拖了一下,白着脸说:“倘若他们杀来,我一定会拼力一搏,但我没有你的武力,最终可能也只能陪你一起死。”
    曹玉林讷讷无言,手伸出去,又捂住胸口。
    那晚她问伏廷把栖迟当什么,伏廷说你我皆是军人,我把她当什么,你应该懂。
    军人铁骨铮铮,唯有这一条命可以许诺。
    第(2/3)页